廈門旅遊,福建廈門
廈門旅遊| 關於廈門旅遊最新出團消息,讓我們帶您去廈門及福建體驗福建土樓
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
 
菲島傳統高甲戲式微 為神佛演出
2018.7.22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cna.com.tw/news/acul/201807220108-1.aspx

(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2日專電)在馬尼拉華人區邊緣的荷塞艾巴桑托大道,座落著一座宏偉的宮廟,供奉主神為七大巡,三樓青龍寶殿裊裊爐煙,並傳出高甲戲悠揚樂聲,吸引好奇的過路菲人仰頭張望。

然而,在青龍寶殿的演出現場,場面卻十分冷清,戲班在神佛像前賣力演出,但觀眾寥寥可數,演員比觀眾還多。

演出的戲班名叫「秀聯興」,班主楊秀碧向中央社記者說:「我們的高甲戲是演給神佛看的,但有時候也會有人來看。」

早期菲律賓華人多半來自福建,他們把閩南傳統文化帶到了馬尼拉,高甲戲就是其中之一,又稱戈甲戲、九角戲或九甲戲,以南音為底、閩南語念白。

因為喜歡看與願意學的新生代華人愈來愈少,高甲戲現在只能演給神明看,成為日薄西山的藝術。

楊秀碧表示,「秀聯興」是由她的公公與婆婆創立,已有超過一甲子的歷史,後來傳給她的大伯,大伯年邁之後無力經營,晚輩不願接手,她禁不住家族拜託,又不忍見戲班解散,才點頭接棒,迄今也過了10個年頭。

如今,昔日戲班同台演員幾乎都成銀髮族了,完全沒有新血加入,而且只有兩、三名純華人,其餘是菲華混血兒或純菲人。

早年全盛時期,馬尼拉僑社至少有6個高甲戲班,有時一些有錢的廟宇還會從大陸聘請「專業」戲班來菲酬神,老一輩華人回憶,華人區街頭常有宮廟搭台請人唱戲,台下座無虛席,老少都有。

然而,這樣的榮景已不復在。6個高甲戲班現在只剩4個,其中2個已經鮮少演出;之前是搭戲台,現在是直接在宮廟大殿裏演出。

「秀聯興」導演林寶釧感慨地說:「老一輩的人一個一個走了,少年人又不愛看這種戲,大家都喜歡唱時代歌(流行歌),南音已經沒有人要聽了。」

林寶釧已年屆花甲,幼時有戲班師父招募成員,她在徵得父母同意後加入,每天放學後去練習,雖然學不好會被師父嚴厲訓斥,但她很高興能熬過來,也希望能把一身所學繼續傳下去。

戲班這天為神明演出「羅增征番」,講的是唐代猛將羅增征剿韃靼的故事,但高甲戲的劇目何其多,怎麼知道神明想看哪一齣呢?

林寶釧說明,「這就要請示神明了,方法就是擲筊。我的經驗是,神明比較喜歡看拜壽,其他就是文戲、武戲,等確認之後,整個戲班就要動起來,開始化妝、更衣及溫習台詞。」

和許多其他地方的戲班一樣,「秀聯興」也相信一些禁忌,比如說,不可坐或躺在道具箱上面,特別是收藏帽冠的箱子,這是因為戲班相信帽冠裏有神靈,不可褻瀆。

此外,演出時不管眼前有沒有觀眾,都不可以嬉鬧,林寶釧就說:「我們是演給神明看,不是演給人看,要認真。」

「秀聯興」長年在菲國5座宮廟演出,每次演出大約半個月,也就是這些宮廟讓戲班還能在艱苦的大環境中維持下去。

團長林寶釧表示,如果有年輕人願意學,哪怕是菲律賓人也好,他們都會樂意把這門傳統藝術傳下去。

但今年也已65歲的班主楊秀碧並沒有那麼樂觀,她說:「在我看來,高甲戲就要失傳了,因為沒有人會教,也沒有人要學,我已經老了。」

雖然如此,秀聯興仍會繼續撐下去,楊秀碧相信,神明一直在保佑賣力演出的大家,這就是大家沒有重大病痛的原因。為了神明的庇佑,也為了延續家鄉的傳統,戲班成員都會繼續撐下去。(編輯:紀錦玲)1070722




關鍵字標籤:...

小三通後到大陸遊玩更便利,我們規劃福建,廈門旅遊行程,帶您去欣賞廈門、福建當地土樓、景點、美食等規劃。
克羅埃西亞、北海道旅遊、巴里島自由行、歐洲旅遊、帛琉